BK-FL正置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用以照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
BK-FL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荧光图像具有形态特征,具有荧光颜色和亮度。在判断结果时,必须结合起来作出的判断。结果是根据主观指标,即工人的眼睛来记录的。作为一般的定性观测,它基本上是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客观指标被用来记录判断结果,如使用细胞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等仪器。但是,这些文书所记录的结果也必须与主观判断相结合。
BK-FL正置荧光显微镜的标本制作要求:
1、载玻片: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的坡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载玻片必须光洁,厚度均匀,无明显自发荧光。有时需用石英玻璃载玻片。
2、盖玻片: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光洁。为了加强激发光,也可用干涉盖玻片,这是一种特制的表面镀有若干层对不同波长的光起到不同干涉作用的物质(如氟化镁)的盖玻片,它可以使荧光顺利通过,而反射激发光,这种反射的激发光可激发标本。
3、标本: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不能太厚,若太厚激发光大部分消耗在标本下部,而物镜直接观察到的上部不充分激发。另外,细胞重叠或杂质掩盖,影响判断。
4、封裱剂:封裱剂常用甘油,必须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
5、镜油:一般BK-FL正置荧光显微镜和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最好使用特制的无荧光镜油,也可用上述甘油代替,液体石蜡也可用,只是折光率较低,对图像质量略有影响。